2021年9月,省應急管理廳干部申爾棟積極響應組織號召,到丹東鳳城市鳳山街道張家村任駐村第一書記。駐村半年來,申爾棟不僅“身到”基層,更是“心到”基層,切實把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,真幫實扶、真蹲實駐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真諦,在實干中彰顯應急干部的責任和擔當。
拉近距離——見真心
駐村工作承載著組織的重托、百姓的期待,走不進老百姓的心中,得不到群眾的信任,工作就無從開展。駐村伊始,申爾棟就深諳群眾工作的重要性,他走村串戶,從炕頭到田間地頭,與群眾拉家常,拉近了距離,掌握第一手資料,與當地老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“連心橋”。今年農歷小年,天寒地凍,他協(xié)調愛心企業(yè)出資5000余元,購買了大米和豆油,冒著風雪走訪慰問了在黨50年老黨員、抗美援朝老兵和困難群眾等17戶特殊群眾,為他們送去了節(jié)日的祝福,也體現(xiàn)了駐村第一書記真幫實扶的真心實意。
凝聚力量——有決心
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鄉(xiāng)村振興已經上路。申爾棟和村里的干部們都清楚,想要走好走穩(wěn)鄉(xiāng)村振興路,村里面的困難和問題還真不少。第一個難題就是缺錢,張家村是合并村,底子非常薄,集體經濟收入來源為零,千頭萬緒的問題和困難亟待解決。于是,他從改變村容村貌入手,帶領大家動手拔草、刷墻、打掃衛(wèi)生、歸置物品,自掏腰包修繕辦公場所,村部面貌大幅改觀。并且,在他的感召下,班子成員不斷增強發(fā)展意識和責任意識,鄉(xiāng)村振興、組織機構及各項規(guī)章制度、村務政務等板塊公開上墻,村“兩委”真切表達出要鄉(xiāng)村振興的決心。
多辦實事——惠民心
基礎設施的短板困擾了張家村幾屆班子,也成了村民心里抹不去的糟心事、煩心事。申爾棟通過主動調研、分析情況,決定“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”,直面問題,絕不“繞道”。首先,他積極籌措修路資金,通過反復做域內企業(yè)的思想工作,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尋求共贏模式,協(xié)商3家愛心企業(yè),籌措到5萬多元資金,為村里修好了1.1公里的公路。其次,他積極與電力部門溝通,解決民用電問題。十多年來,張家村七組70多戶村民和40多個蔬菜水果大棚一直飽受無法全部使用民用電的困擾,每月要多支出電費7000多元。在他的努力下,電力部門給予免費民用電增容,僅此一項就為村民節(jié)約了工程費60多萬元。在他的努力下,張家村接連干成好幾件老百姓多年想干卻沒干成的大事。
不忘使命——踐初心
作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“接棒人”,申爾棟能夠找準職責定位,充分發(fā)揮支持和幫助作用,與村“兩委”切實做到遇事共商、問題共解、責任共擔,特別是面對矛盾問題不回避、不退縮,主動上前、擔當作為,真正地把鄉(xiāng)村振興作為一項職責使命。他從實際出發(fā),抓住主要矛盾,細化任務清單,認真抓好落實。在他和班子成員帶領下,村里的大棚發(fā)展到300多個,占地總面積500畝,種植有鐵皮柿子、草莓、藍莓、黃瓜、茄子等果蔬,已經初具規(guī)模。并且,為壯大集體經濟,他和班子成員努力爭取100萬元的扶持資金,因地制宜建設400平方米的冷鮮庫,而冷鮮庫的建成又為電商平臺銷售提供了條件,村里現(xiàn)在已經有4名電商人員,“互聯(lián)網+”不斷綻放出新的活力。
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睆埣掖宓泥l(xiāng)村振興未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,但申爾棟始終堅信,在黨中央鄉(xiāng)村振興宏偉藍圖指引下,在黨的富民政策的輻射下,在當地干部群眾共同奮斗和不懈努力下,張家村的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就一定能找到最有效的“致富路”,就一定能托舉起農業(yè)高質高效、鄉(xiāng)村宜居宜業(yè)、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未來。
【責任編輯:崔守軍】